點贊地下空間公司的年輕人
編者按:每次到項目一線,筆者總習慣到施工現場走走看看,在與一線人員的交流談心過程中發現閃光點,體會一線人員的辛苦與付出。這次來到杭州地鐵項目,最值得讓筆者點贊的,是作為集團地下空間在建代表工程的杭州地鐵項目的幾位年輕人。
攜手并肩 奮戰新灣
杭州地鐵8號線新灣站原項目經理王延海調到青六路項目去了,三十多歲的副經理劉書平挑起了項目經理重擔,他和二十多歲的項目總工魏東搭檔,組成了項目部年輕的領導班子,帶著一班年輕人抓項目施工進度、安全、質量、成本、工期。
劉書平個不顯高,一年四季在工地皮膚早就被太陽曬黑了,你只要看上他一眼,就知道他是一個長年累月在工地干工程的人。地連墻工序多,節奏管理緊湊,各項管理要有全局觀和統籌安排現場的能力,無論是在江城之門還是在新灣站,劉書平管理現場充分表現了他的這個能力,工地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秩序井然,各工序安排有條理,大家對他的管理心服口服。筆者問他這個本事如何練就的?他說:“就是長期堅守工地摸索出來的。作為管理現場的人,地連墻工序多,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要替做工人著想。”真是管理現場施工的一把好手。
說到項目總工魏東的長處,正好是管理內外技術的一個好總工。他從江城之門下來,基本掌握了地連墻施工內外技術管理。到新灣站后,他常說:“領導把我放在總工的位置上,我就要做好項目總工工作。”剛開工那會兒,內外技術管理活多,人手少,他既要當現場技術負責人,又要當內業技術負責人,還要做資料員工作。他每天就是加班加點也要把當天的工作量完成,真正發揮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劉書平與魏東這對好搭檔,帶領項目部充滿激情和夢想的年輕力量一起,挑起了新灣項目地連墻施工的重擔。
一對好搭檔 共是謙誠人
在杭州地鐵義蓬站項目,有一對好搭檔,二人一起入職謙誠,一同來到杭州地鐵站地連墻施工,他們就是盧祖升和張志榮。
盧祖升--技術員
張志榮--技術員
只要提起這一對搭檔,項目經理胡品勝一定會滔滔不絕地跟你介紹起來。盧祖升和張志榮是九月初從2號風井站調入義蓬站的,為了盡快進入現場管理的角色,兩人都師從項目總工袁俊杰。他們到了義蓬站后安心工作,認真學習,努力鉆研,迅速地成長起來。他倆搭成一個技術小組,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從鋼筋籠的下料到制作再到焊接每一道工序都認真地把控質量,使得義蓬站的鋼筋籠逢檢必過,多次得到總包方的認可和表揚。在現場管理中,他倆有協作也有分工,鋼筋籠制作的同時,一人管理和控制成槽機成槽的垂直度和精度,另一個人就管控綜合班組對混凝土的澆筑,工人們說:“他倆真的做到了一絲不茍、認認真真,把每一幅地連墻澆筑得漂漂亮亮。”
師傅袁俊杰很是喜歡這一對徒弟。他告訴筆者,他倆來了后,學習地連墻施工技術和現場管理很積極,不懂就問,倆人工作很負責任,隨著他們熟悉程度,現場管理很主動,是兩個不錯的員工,工地上像他倆進入角色快還是少見的,我很滿意這對徒弟的表現,期待他們盡快地成長起來。
當筆者采訪他倆時,表揚他們施工中的優秀表現,倆人還不好意思,他倆告訴筆者:我們會安心在謙誠努力工作,謙誠給我們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臺,此時不搏何時搏!
筆者也喜歡上這一對好搭檔、好員工。
兵頭將尾的魏南華
在杭州地鐵2號風井站夜班中,有一個能干被大家稱為“兵頭將尾”的年輕人,他就是值班施工員魏南華。
筆者一到杭州地鐵工程指揮部,就聽到了關于他有多能干的故事。指揮長助理李登峰告訴筆者:“說起魏南華,還真有不少故事。你別看他年輕只有二十多歲,但他已經是具有豐富現場施工管理經驗的施工員了。他在夜班獨當一面,處理事情迅速果斷。作為施工員的他善長于與監理們打交道,現在成了監理的朋友了”。筆者決定去2號風井站認識一下這位兵頭將尾是個怎樣的年輕人。
來到2號風井站見到了蔡后勤經理,他告訴筆者:“提起小魏,我特別喜歡這個小伙子,干工作雷厲風行,他值夜班我很放心,能夠獨當一面管好現場,處置險情迅速果斷毫不含糊,應對業主、監理、甲方游刃有余。有一次,因為現場的工作做得欠到位,監理讓我們停工,晚上值夜班的小魏與監理推心置腹的溝通,第二天監理就讓我們開工了,我發現這小伙子還真有一手,你想找小魏只有上夜班來找。”
晚上,筆者再次專程來到2號風井站,終于找到了魏南華,筆者握著他的手說:“雖然初次見面,好像已經很熟了。”小魏身高有一米七,身體微胖,臉總是帶著微微的笑。筆者告訴小魏:“已聽說你很多故事了。能否告訴我,你是怎么成長起來的?”小魏說:“我高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地連墻施工就干了七八年,膽子闖大了,經驗也就多了。我在哪干都有一份心愿,就是要對得起這份工資,把這份工打好。晚上施工視線差,稍不注意。安全就出問題;我特別注意一些危險區和危險源,這是對工人生命的關注。”筆者向小魏介紹了公司的發展前景,要求他多帶些徒弟,安心在謙誠工作。魏南華向筆者表示:“謙誠的領導對我很關心,我一定會好好干。”筆者看著這個“兵頭將尾”的笑臉,當面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能上能下的鄧義軍
說起鄧義軍,新灣站項目部的員工,人人都豎起大拇指,用魏東總工的話說:“是一個能上能下的年輕人。”于是,魏總工跟筆者聊起了小鄧的故事。當初鄧義軍從恩施金龍大道路基項目部副經理崗位調江城之門任施工員,他二話沒說,沉下心老老實實學習地連墻施工管理,迅速成長為地下空間領域的骨干力量。他有幾個長處:
一是愛學習,悟性強。剛開始,他勤學好問,虛心向一切有經驗的領導、工人師傅學習,總愛問個為什么。正是他連續的為什么,使他從導墻施工開始,到制漿、鋼筋籠制作、成槽后的檢測、放鋼筋籠、灌混凝土,一整套現場地連墻施工管理流程全部掌握,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二是心中有數,敢管敢說。在現場管理中,面對眾多的設備,人員調動、協調、溝通,他心中有數,敢管敢說,在新灣站施工中迅速成為一個獨擋一面的施工員。副指揮兼總工段昌恒說得好:“一個地連墻項目施工有項目經理、總工、施工員三個頂梁柱,干好地連墻就沒有問題了。”魏東總工非常認可這個說法。
三是能吃苦,責任心強。筆者在施工現場找到鄧義軍,在采訪他時就問:“你從市政項目副經理任上調到地連墻項目當施工員,而且角色轉變很快,又在短時間內獨立工作,你是怎么走過來的?”小鄧笑了一笑告訴筆者:“其實沒什么說的!就是擺正心態,干我們這一行,要特別能吃苦,責任心要強。對得起公司付給我的這份工資。”說得真是好。
筆者告訴小鄧:“你的成功表現,對干巖土和市政項目的員工具有很大的引領作用,希望你好好干,公司的轉型發展,需要你們年輕人與公司同步發展。”小鄧表態:“請公司放心,我一定不負公司的期待。”
杭州地鐵青六路項目年輕的帥哥們
在杭州地鐵青六路項目活躍著一批年輕的帥哥們,他們在項目經理王延海及員工的帶領下,成為了青六路施工區項目建設的主力軍。
筆者來到杭州地鐵青六路項目工地,見到了王延海經理,我笑著說:“王總,在指揮部我就聽說你手下活躍著一批帥哥,他們都是現場管理的主力軍啊!”王總說:“是啊。”接著他就像如數珍寶一樣提起了這批年輕的帥哥們。
楊凱--青六一工區生產經理
張行--青六二工區技術負責
王總給筆者一一道來:“就說楊凱這小伙子,是青六南區的項目經理,有著五年地連墻項目的施工經歷,大學畢業就干上了這一行,小楊性格好,思維細致,正由于他地下連續墻施工經驗豐富,敢于管理現場,對內業資料整理也熟悉,真是個好苗子啊!”然后,他又說到了張行:“小張是青六北區技術負責,做事穩重,不吹牛,已有五年地連墻施工管理的經驗,有扎實的工作作風,是個項目總工的好苗子!”
羅權良--青六二工區技術負責
王總同時告訴筆者:“還有一個羅權良,別看他現在是南區技術負責,但有十年的地連墻施工管理的經歷了,管理經驗豐富,有一定的管理魄力,我看好這小伙子。”接著,王總繼續說:“我們公司原干巖土、市政出來的盧州,為人忠厚,干工作穩重,做事扎實,我放心他管。他先后在豐南、江城之門、恩施市政工作過,學習悟性強,低調踏實,穩扎穩打。”
還有才來一個月的沈國豪、謝慧、朱強豪。
盧州--技術員
為了驗證指揮部和王總介紹,筆者先后在工地現場找到楊凱、張行、羅權良、盧州,正如他們所說,都是一些可培養、大有希望的年輕人。筆者熱情地鼓勵他們“安心謙誠,建設謙誠,一旦公司需要,隨時聽從召喚”。這些帥哥們紛紛表示:一定為謙誠的發展,努力工作。
后記:筆者看著這批年輕人,心潮起伏。這些都是公司大力開拓地下空間市場后補充進來的新鮮血液,也是如今撐起地下空間工程建設的骨干力量。他們年輕有朝氣,學習能力強;他們滿腔熱情,工作上任勞任怨,無私付出;他們心懷夢想,愿意用奮斗贏取未來;他們懂得感恩,認同謙誠文化,愿意在謙誠提供的優質平臺上與企業共同成長!鋒芒初現,后生可畏,謙誠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 盧祖升盧祖升盧祖升楊凱——青六一工區生產經理
上一篇: 加強安全意識 共筑安全大堤
下一篇: 送達一線的鼓勵與激勵